發電飛輪 甩肉兼充電

2013-11-06 09:29
發電飛輪 甩肉兼充電

2013/11/05

【聯合晚報╱記者游婉琪╱台北報導】

 

運動甩肉也可同時產生電能?大同大學結合健身飛輪與發電機,設計出將動能轉換成電能的發電飛輪。 大同大學/提供(非報系)
電價喊漲時代來臨,大同大學電機系助理教授湯政仁結合健身飛輪與發電機,設計出可邊運動甩肉,邊替3C產品充電的「發電飛輪」,一般人平均踩兩個半小時可產生一度電。目前已在新成立的「智慧電網控制中心」又置三台發電飛輪,讓師生省下到健身房的花費,還可幫隨身攜帶的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充飽電。

湯政仁說,去年中華電信子公司是方電訊位於內湖的機房發生火災,導致全台八成網路訊號中斷。為避免類似事件重複上演,研究團隊申請國科會計畫,設計出連柴油發電機都無法運作時的替代設備,讓員工可在緊急狀況發生時踩飛輪發電。

湯政仁表示,發電飛輪使用的材料幾乎都是現成的,利用常見的健身器材運動飛輪,加上發電機與電力轉換模組就可製成,每台成本約2萬5000元台幣。

他解釋,飛輪發電的概念是把動能轉換成電力,一般人平均輸出功率400瓦,等於兩個半小時可產生一度電。運動選手輸出功率超過1000瓦,等於一個小時產生一度電,效能不比風力發電、太陽能發電來的差。

大同大學表示,健身飛輪要價不菲,學生通常要到運動中心或健身房才有機會接觸。目前校方新成立的「智慧電網控制中心」內,就設有三台供師生使用。學生在校時若臨時有充電需求,可前往智慧電網控制中心踩飛輪,邊甩肉邊充電,省下上健身房與充電花費。



全文網址: https://mag.udn.com/mag/edu/storypage.jsp?f_ART_ID=484247 

搜尋網站

聯絡我們

智慧電網控制中心及智慧家庭示範中心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40號 No.40, Sec. 3,Zhongshan N. Rd., Taipei City 104, Taiwan(R.O.C)